教育热点网 > 高考 > 别让高考试题只剩下冰冷的纸

别让高考试题只剩下冰冷的纸

发布时间:2018/1/2来源:教育热点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:

【吴宾专栏】

别让高考试题只剩下冰冷的纸

原创作者||吴宾(山东威海三中物理教师,校长传媒专栏作者)

自从1952开始高考,直到2017年,高考试题的载体就是试卷和答题卡。除了一些年份的英语科目的听力部分需要用喇叭放录音之外,语文、数学、综合科目只有“纸”,英语听力的答案也需要涂在“纸”上。在科技不发达的1952年,高考试卷只有“纸”无可厚非。可是,现在的科技今非昔比,高考试题的载体完全可以有很多更好的形式。只不过,由于我们思维的定式,让我们不去创新。今天,我就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,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,打破高考试题只有“纸”的僵局。

先说一下涉及实验的学科——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。高考命题者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想考查出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,甚至想区分出学生有没有真正做过实验。高考命题者不想让那些没有真正做过实验,而做了大量习题的学生获得高分。有的省份甚至使用从实验室拍摄的真实照片来考查学生。可是,高考命题者不管采用什么方法,那些做了大量习题的学生总是能获得高分。

以“纸”为载体,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实验能力和水平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在高考中加试操作实验,通过学生真实的实验操作来评价学生,并给学生相应的分数。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,但是动手操作能力很强。如果让他背诵实验步骤,他可能表达不清楚。但是,他内心知道该怎么做,并且能很快的把实验做出来,并得到正确的实验数据和结论。而那些理论水平很高的学生,可能操作动手操作能力很差。那些实验题能答满分的学生,可能到实验室里什么实验也做不出来。

我是物理老师,在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。在大学学习中,有一门光学实验课程。全班同学都知道我对光学实验有一种天赋,我能轻而易举地摆出正确的光路,而我的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摆不出来。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背诵摆光路的步骤,可是到了具体操作,背诵的东西就不好用了。我这种快速而正确地的摆光路的能力,只能靠实际的实验操作来考查和评价,纸上的试题无论如何也无法考查这一能力。

当今,电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,每个学校也都有自己的电脑机房,并且开设计算机课程,计算机等级考试、驾考的部分科目也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。可是,我们的高考却对电脑“置之不理”。既没有机考,也没有借助电脑考试。

物理学科中的发射卫星、完全失重等现象,完全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;物理中的多普勒效应、共振等可以借助电脑模拟声音,让学生亲耳听一下;化学中分子结构,也完全可以用三维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呈现;生物中动植物的生长、繁殖,细菌、病毒的传播,DNA的立体结构等,也都可以用电脑来模拟展现。

对于历史科目,很多历史的影像资料是保存完好的,高考就可以借助电脑给学生放这些影像资料;在政治学科中,新闻联播中的一些视频就可以作为高考中的素材,用电脑展示给学生岂不是更好;地理学科中的火山、海啸、飓风等,在电脑中用视频展示给学生效果也会更好。

可我们现在只有纸,在纸上用文字描述,有时配以简单的图片。学生头脑中所想象的场景与真实的场景有很大差异,这种差异最后会呈现在高考成绩上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都是真实的场景,看到的是都是实实在在的视频。而高考脱离了现实,把所有视频、声音等都用文字和简单图片表示出来,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吗?

高考试题都呈现在纸上,学生的答案也都要写在纸上,学生字迹的好坏也会影响高考成绩。对于语文学科,字迹的好坏影响高考成绩是应该和必要的。可是,同样需要大量书写的政治和历史学科,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太在意学生的书写水平如何。

对于政治和历史学科的一些主观题,可以让学生说,并把所说的内容录制下来作为高考试题的答案。我看过一些著名的外交家,他们在回答记者提问,或者在联合国大会上回应他国的责难时,只是在纸上简单、潦草的记几个要点或者词汇,然后就口若悬河的回答记者的提问,或者驳斥他国的责难。他们的语言系统而犀利,字字都说到关键点上。但若看他们在纸上记得那些东西,根本看不出他们要说什么。他们在纸上写的东西,让高考阅卷老师看了,只能给零分。有的学生就是口头表达能力强,而书面表达能力差,用现在的高考评价他们,他们的才能只能因为高考失利被埋没。

我们现在有一种考试叫做普通话等级考试。通过这个测试,可以给考生一个普通话分数。在这个考试中,有朗读,有表达,这个考试能很好的考查出考生“说”的能力。为什么高考中的语文考试就不能有这样类似的考试。学生的朗读、表达能力岂能是“纸”上考试可以考查的。同样的,英语高考是否也加试口语考试,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整体素质。

再说几条可能难以实现的高考改革方式。高考在考语文作文时,能否让学生戴上VR眼镜,让学生看一段有立体感的真实的风景视频,然后让学生写一篇散文。VR眼镜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,在这种情况下,学生能否写出优美的散文,才能展示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。如果高考试卷只是纸,让学生根据以往的记忆或者想象来写一篇风景散文。在这种情况下,高考就很难考查出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。英语高考时,可否设定一个灾难场景,让学生打电话求救。测试一下在危急时刻,学生用英语的求救能力。化学高考时,可否蒙上学生的眼睛,让学生凭味觉和嗅觉来辨别物质。

可是,我们的高考试卷只有“纸”,“纸”上的图片也都是冰冷的黑白两色。在高考试题中,物理光学实验的颜色,化学实验的颜色,还得用汉字来注明,这简直有点可笑。是我们的高考没有这种技术吗?当然不是。高考试卷不做成彩色试卷,即便是考虑对色盲学生的尊重,也应该是在做成彩色的基础之上,再用汉字标上颜色。可一直以来,我们的命题者们缺乏勇气,更缺乏改革的决心,一直没有任何改变,连纸上的字和图都只是黑白两色,仅仅是担心高考试卷的制作成本吗?

我们的高考试题只有“纸”,我们还能高枕无忧的原因之一,是因为西方国家的高考也是只有“纸”。当我们的课程制度与西方不一致时,我们觉得自己落后,坐立不安。每隔几年来一次改革,弄得自己和西方很相似。我想提醒大家的是,我们就不能来一次超越。在高考试题的载体和方式上,做出新的尝试,率先迈出一步。当我们真的迈出了这一步时,我们不但不会犯什么错误,反而会让西方国家向我们学习。

(本文为吴宾老师原创投稿)

作者简介:

吴宾,山东省威海三中物理教师。在《中国教师报》《班主任之友》《班主任》《中小学德育》《福建教育》《青年教师》《当代教育家》《教师月刊》《今日教育》《山东教育》《教师博览》《中学物理》《德育报》《教育文摘周报》等发表文章80余篇,著有《师经》等。威海市市直教学能手,威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,威海市市直优秀教师,山东省优秀电教员,威海市名课程团队骨干成员,校长传媒专栏作者,《教师博览》签约作者,2017年9月登上《教师博览》“人物志”。

责任编辑:(教育热点网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