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热点网 > 高等教育 > 写在ED放榜后,留美莫攀比,爬藤需谨慎

写在ED放榜后,留美莫攀比,爬藤需谨慎

发布时间:2019/12/23来源:教育热点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:

12月17号,随着耶鲁、宾大早录放榜的结束,2024届藤校早录落下帷幕。

放榜这几天,微信里上演了一场“爬藤”狂欢,中介机构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频繁的刷着朋友圈,家长们忙着在不同的微信群里来回切换,生怕漏掉一个offer。辛苦的一周终于过去了。

一个高一孩子的家长给我发了她这几天“追榜”的笔记,是的,她不仅仅是看热闹,还会认真的研究这些幸运儿的背景,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哪个藤校录取了几个学生,这些学生来自哪些学校,标化成绩是多少,参加了什么课外活动,甚至连学生找了哪家中介也统计在内,这些统计可能比一些专业顾问做的都细致。

在佩服家长用心的同时,我很想告诉她:“您做这些,对您的孩子申请有多少帮助呢?”但最终还是忍住了,我不忍打击一个妈妈的积极性,也更希望她能通过自己的统计工作,发现爬藤背后更本质的东西。

藤校录取的本质是什么?

足够优秀的学生,加上足够好的运气。作为行业从业者,说这样的话有甩锅的嫌疑,家长也许会说,既然是靠运气,那要升学顾问有什么用呢?

我们先看下2023届藤校录取的完整数据,整体录取率在7%左右。今年早申人数有所减少,所以早申录取率稍有回升,但依然竞争激烈。

如果仅仅是竞争激烈,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,并不构成威胁,但我们要看这些申请者几乎都是一样的背景:高标化成绩,高GPA,高级别活动奖项。招生官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,除了要保证学生多元化和每个学校细微的倾向之外,大多数学生能被录取几乎真的就是靠运气。一个被拒的学生,换成另外一个招生官审查,可能就会被录取。换句话说,被拒的学生大多数也是符合藤校录取标准的,录取率越低,运气发挥的作用越大。

斯坦福的招生官也曾说过:“实际上,有着GPA4.0的申请者的数量是我们实际录取人数四到五倍。”

被拒不代表你不优秀,只要孩子是顶部足够优秀的那个群体,爬藤失利只能说明一时运气稍差一点而已。接下来还有RD的申请,可以申更多名校的机会。

有家长问我,你不是说藤校都录取也看出身吗?但今年哈佛录的唯一一个大陆学校来自长沙一中,斯坦福录了一个乌鲁木齐一中的。是的,以前都是南外和北师大实验,今年被打破了。但从今年的录取结果来看,国内中学前20的学校藤校早录数量占80%以上,海外中学以美高为主,其中美高也集中在前30的中学,虽然会照顾一下偏远地区的学生,但要明确一下,这些学生虽然不是名中学,但依然有着非常优秀的背景。

那么升学顾问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呢?给孩子做规划、指出孩子该努力的方向,专业规划、文书润色等,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。美本申请是一个长期又复杂的工程,这期间家长和孩子获取太多信息,顾问要明确给学生指出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应该怎么做,在申请的最后一刻,确保孩子不会因为申请材料有问题而和同等背景的孩子拉开差距。

焦虑来自攀比,家长需合理设定自己的预期

曾咨询过一个高二的家长,刚开始沟通就问:“我们单位同事的孩子都申请到了前30,我们起码也得申请个常春藤吧”。家长能知道“前30”和“常春藤”,对美本申请不是无知,而是焦虑,这种焦虑来自家长之间的攀比,和同事、同学、甚至一个小家长圈子的其他家长。

大多数留美家长都是焦虑的,但这种焦虑是值得尊重的。一方面是因为关心则乱,毕竟涉及到孩子未来的事情,任何人在这个角色上多少都会有焦虑;另一方面是我们作为从业者做的还不够,没有把足够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家长。如果每个家长都知道美本申请的流程、条件、注意事项,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,那么这种焦虑也会减缓许多。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,这时候,升学顾问的作用就是告诉家长应该如何操作,打消家长的顾虑,和家长、孩子一起成长。

每一个学生的申请,对于一个家庭都是一场战役,经历足够多的“洗礼”,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长。

与藤校录取相比,我们更在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毕竟拿到offer只是留学的第一步,未来还有四年的学习生涯更值得关注。

讲这个例子并不是让家长降低自己的预期,而是要合理设定自己的预期。以往和家长沟通的过程时,无论是签约前,还是签约后,我从来不给家长有过爬藤的承诺,也不会打击家长和孩子的预期,相反,我还经常鼓励孩子,再努努力,踮踮脚就可以申到更好的学校。

那么什么样的预期才合理呢?这个话题比较笼统,简单讲就是符合孩子的兴趣、能力,以及他个人的定位,很多学生的预期是家长的预期,因此在三四年的留学准备过程中,出现了很多亲子问题。在高一二阶段可以有高预期,给自己制定相对高一点的努力标准,但申请年一定要脚踏实地,将预期调整为符合自己实际条件的目标。

所以很多机构经常给家长讲,我们保录前10,前30,基本就是玩文字游戏,很想替这些家长问一句:保不到会全退费或者赔偿吗?

讲这么多,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,爬藤只是少数牛娃的的特权,可以学习借鉴,但不可以复制。至于那些眼花缭乱的offer,看看就可以了,未必都是真的。

被录取了,当然值得庆贺;被拒了,也没必要悲观,你要有收拾旧山河,从新再出发的勇气,接下来还有RD申请等你去攻克。

诚然,不同的大学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是存在的,但他们都能给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和空间。而真正能够影响我们一生的,并不是你在哪里上的大学,而是在哪里你学到了什么,以及与他人的与众不同之处。

世界不会因为你被某一所学校拒了而否定你自己的价值和努力。所有正在申请大学的学生和家长应该懂得的是,不论你是被录取了还是拒绝了,进入大学,只是你人生的一个里程碑。未来能走多远,最终不是取决于你走进什么学校,而是你一路走来,一直都这么努力。

来源:该文章转自腾讯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责任编辑:(教育热点网

分享到